双非本,小目标,非科班,应届,零基础
时间线:8.28报名----9.1学完基础开始上课----9.27机考----10.11资面----10.21技术1面----10.22技术二面----10.26技术三面----10.28主管面----10.30offer
机考:三道题都是没刷到过的,不过还好凭借20天课上下来的知识储备,虽然没有完全通过,但也通过大部分用例,最后也有300+,所以上课和刷题更多还是理解为主,以不变应万变。
资面:自我介绍,简单介绍了下项目,然后被压力了一下,问了所在地,意向城市,意向岗位,期望薪资。
技术面:
三轮下来第一轮表现最差,因为面试官很爱问二叉树这些数据结构,当时根本没学过所以都只能说不会,手撕也出了道二叉树,无奈申请换题,换了道栈的题目(类似:有效的括号)也比较快解出来,在一面的之后就立刻去补二叉树了,但后面没考到过。二面一道手撕(经典滑窗 lc3.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),三面两道手撕题目(lc.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lc.45 跳跃游戏II ),手撕都不难,都比较快解出来了。
三轮技术面下来可能是出于本人因为是应届和转专业的缘故,八股问题基本都是编程基础+Python的基础+数据结构与算法,项目方面感觉面试官大多都爱问用到了哪些框架或库,用到这个库中的什么,为什么用这个而不用别的这种的问题。
背景的缘故,基本每轮的面试官都问了为什么要转码,为什么不做原专业的。我主要回答的兴趣等等巴拉巴拉的,不要踩一捧一就好。
总结: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,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,面试官也会根据回答中提到的来接着提问,八股和项目碰到不懂的只能疯狂道歉,但好好准备之后大部分的问题都是能答上来的,面试官也不会那么轻易放过总会问到不会的,所以没答出来也不至于太多害怕,重点应该还是在手撕(注意:手撕的出题方式并不是去做力扣某某题,而是面试官在聊天框上出一道题,自己复制出来在ide上做,题刷的够多的都能看出是力扣某道题),手撕题目偏种子题,比机考会简单。
- 面向对象编程
-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
- 类方法,类实例方法和类静态方法的区别
- Python中的解包
- Python中不限定参数个数的传参方法是什么
- 什么是拷贝
- Python中有哪些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
- Python中列表与元组的区别和联系
- Python的生成器、迭代器、装饰器是什么
- 数据分析工具和机器学习的库
主管面:首先本人见到主管简直是一波三折,我的主管太忙,每次约好都被别人拉会不知道拉哪去了,hr都找不着,在第三次主管迟到了快半个钟终于是见到人了,本以为主管能稍微温柔,不那么刁难,结果几个技术问题,堆排序、Python的内存管理、链表和数组的内存机制等等,全是没学过的,让我心如死灰,压力满满,道歉的同时只能尽量让主管往自己学过的方向领,感觉又是一轮技术面,问完技术问题和项目完之后,问了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,最后问了下期望薪资,答:给不到,回:那能给到多少,答:需要综合其他候选人来定薪,然后就是反问环节,问了下部门业务,od比例,岗位,语言等等。
主管面后,hr第二天便告知通过和薪资。
总结:加油,你最大的底气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储备。